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江左梅郎留言 | 贡献于2022年12月28日 (三) 12:36提交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_company | company_name_zh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 company_name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 company_logo = File:wuliangyi.gif | company_type = 国有企业 | foundation = 1998年 | location = {{PRC}}四川省宜宾市 | industry = | key_people = 董事长:李曙光 | sales = | slogan = “中国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 | profit = | market_value = | num_employees = | revenue = | prod…”)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国有企业
成立1998年
代表人物董事长:李曙光
总部 中国四川省宜宾市
标语口号“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
产业
网站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又称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历史

1954年6月,邓子均献出五粮液秘方,并把五粮液生产扩大到“长发升”“利川永”原29口窖池生产,1955年正式投产,年产25吨。1955年12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开始组织出口五粮液酒。1958年,五粮液已正式以国家名酒进入国际市场,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1960年,为了解决五粮液微带涩味的风味缺陷,五粮液酒厂对陈氏秘方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以小麦替换了荞麦,结束了使用荞麦酿造五粮液的历史。以此配方烤出的酒不仅保持了五粮液的传统风味,而且消除了涩味。随后,酒厂又经过多次的配合实验,对五种粮食的配比做了精细的调整,延长了发酵期,五粮液的风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 963年,酒厂对五粮液酒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总结,首次明确提出了五粮液质量标准。

1978年10月,五粮液酒厂以“双法”(统筹法、优选法)首先攻克了多年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地将酒度(由原来出口的52度)降到38度至35度。后微调至39度,酒味的口感更醇净甘爽。1979年,低度五粮液上市后受到国际市场广泛欢迎。1985年2月,根据国务院限制酒度数的指示,五粮液酒厂第一次批量生产52度五粮液内销酒,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种。同时,内销低度酒小批量试产39度、29度、25度五粮液及39度尖庄酒,1988年10月,正式量产投放国内市场。

1993年,五粮液酒厂决定开发高档次的五粮液珍藏品。经过18个月不断实验,1994年2月,首批珍品五粮液54度开发成功;4月又推出了52度红旗五粮液珍品五粮液。到1990年时,五粮液酒厂已发展成为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名酒生产企业,生产场地由城区旧址扩展到宜宾南岸青草坝、上江北学堂坡、红庙子等地,总占地面积34万多平方米,窖池1300余口。1997年8月,五粮液酒厂改制成立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1]

  1. 于光主编. 中国陈年白酒收藏大典.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36-37. ISBN 978-7-5576-4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