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民国: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InPageEdit] 没有编辑摘要)
(// Edit via Wikiplus)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about|當今位於朝鲜半岛南部的大韓民國|「韓國」、「南-{}-韓」和「南朝鲜」的其他用法|韩国(消歧义)|和|南韩(消歧义){{!}}南-{}-韩 (消歧义)|和|南朝鲜(消歧义)}}
{{about|當今位於朝鲜半岛南部的大韓民國|「韓國」、「南-{}-韓」和「南朝鲜」的其他用法|韩国(消歧义)|和|南韩(消歧义){{!}}南-{}-韩 (消歧义)}}
{{noteTA
{{noteTA
|G1=Country
|G1=Country
|G2=IT
|G2=IT
|G3=Korea
|G3=Korea
|1=zh-cn:发达国家; zh-tw:已开发国家; zh-hk:已家; zh-sg:先進國;
|1=zh-cn:发达国家; zh-tw:已開發國家; zh-hk:已家; zh-sg:先进国;
}}
}}
{{Infobox country
{{Infobox country
第102行: 第102行:
大韩民国聲稱其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權]],自稱“韓-{}-國”({{kor|한국|韓國|link=no}}),得名於古代的[[三韓]],而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做“北-{}-韓”({{kor|북한|北韓|link=no}});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其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的政權,自稱“朝-{}-鮮”({{kor|조선|朝鮮|link=no}}),而將大韓民國稱為“南朝-{}-鮮”({{kor|남조선|南朝鮮|link=no}}){{r|孙冀|page=4}}。
大韩民国聲稱其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權]],自稱“韓-{}-國”({{kor|한국|韓國|link=no}}),得名於古代的[[三韓]],而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做“北-{}-韓”({{kor|북한|北韓|link=no}});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其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的政權,自稱“朝-{}-鮮”({{kor|조선|朝鮮|link=no}}),而將大韓民國稱為“南朝-{}-鮮”({{kor|남조선|南朝鮮|link=no}}){{r|孙冀|page=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2年中韩建交|1992年与韓國建交]]以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代表全朝鲜半岛的唯一合法政府,拒絕承认大韓民國政權,將其稱為“南朝-{}-鮮”,指其為[[傀儡政權]],认为其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待[[解放]]的一個地区;直至1992年兩國建交以後,才改以“韓-{}-國”稱之。臺灣当局与韓國“斷交”以前,將大韓民國視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權並拒絕承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台湾]]的民间和一些媒体(主要在香港),及[[海外華人]]習慣稱大韓民國為“-{}-”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朝-{}-鮮”或“北-{}-韓”{{r|國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2年中韩建交|1992年与韓國建交]]以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代表全朝鲜半岛的唯一合法政府,拒絕承认大韓民國政權,將其稱為“南朝-{}-鮮”,指其為[[傀儡政權]],认为其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待[[解放]]的一個地区;直至1992年兩國建交以後,才改以“韓-{}-國”稱之。臺灣当局与韓國“斷交”以前,將大韓民國視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權並拒絕承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台湾]]的民间和媒体及[[海外華人]]習慣稱大韓民國為“-{}-”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朝-{}-鮮”或“北-{}-韓”{{r|國名}}。


== 历史 ==
== 历史 ==
第115行: 第115行:
[[清朝|清]]在[[甲午战争]]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朝鮮高宗|高宗]][[明成皇后|閔妃]]欲联合[[俄罗斯帝国|沙俄]]牵制日本,推翻[[朴泳孝]]亲日内阁,组建亲俄内阁,遭[[日本右翼]]杀害,史称“[[乙未事变]]”。此后的[[金弘集 (朝鮮)|金弘集]]亲日内阁颁布“[[断发令]]”等改革法令,遭到朝鲜民众反对。以乙未事变和断发令为导火线,朝鲜爆发全国性大规模反日[[义兵运动]],金弘集内阁垮台{{r|朱庭光|金光洙|page=441-445}}。[[俄馆播迁]]后,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日本则在失去[[辽东]]之后,再次遭到重挫。俄日两国的对峙为[[朝鲜王朝|朝-{}-鲜]]的独立提供了良机{{r|hist|page=178-179}}。为进一步实现独立,朝鲜群臣纷纷上奏高宗建立与中国和日本一样的帝制。在群臣多次建议下,[[朝鲜高宗|高宗]]最终接受了文武众臣的建议,并于1897年10月12日在[[祭天坛 (首尔)|圜丘坛]]祭天并登基称[[皇帝|帝]],成立[[大韩帝国]],改[[年号]]为“[[光武 (年號)|光武]]”,并开始进行适应[[工业化]]的[[光武改革]]{{r|hist|page=180}}。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战败后,日本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势力进一步加强。1905年11月日本逼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巳条约]]》,使其成为保护国后,朝鲜半岛[[反日义兵运动]]再次高涨。1909年10月,[[韩国独立运动]]义兵参谋中将[[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将日本首任[[统监府|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击毙。{{r|hist|田景|董向荣|朱庭光|大事|page1=170-195|page2=49-54|page3=48-54|page4=441-445|page5=1099}}
[[清朝|清]]在[[甲午战争]]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朝鮮高宗|高宗]][[明成皇后|閔妃]]欲联合[[俄罗斯帝国|沙俄]]牵制日本,推翻[[朴泳孝]]亲日内阁,组建亲俄内阁,遭[[日本右翼]]杀害,史称“[[乙未事变]]”。此后的[[金弘集 (朝鮮)|金弘集]]亲日内阁颁布“[[断发令]]”等改革法令,遭到朝鲜民众反对。以乙未事变和断发令为导火线,朝鲜爆发全国性大规模反日[[义兵运动]],金弘集内阁垮台{{r|朱庭光|金光洙|page=441-445}}。[[俄馆播迁]]后,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日本则在失去[[辽东]]之后,再次遭到重挫。俄日两国的对峙为[[朝鲜王朝|朝-{}-鲜]]的独立提供了良机{{r|hist|page=178-179}}。为进一步实现独立,朝鲜群臣纷纷上奏高宗建立与中国和日本一样的帝制。在群臣多次建议下,[[朝鲜高宗|高宗]]最终接受了文武众臣的建议,并于1897年10月12日在[[祭天坛 (首尔)|圜丘坛]]祭天并登基称[[皇帝|帝]],成立[[大韩帝国]],改[[年号]]为“[[光武 (年號)|光武]]”,并开始进行适应[[工业化]]的[[光武改革]]{{r|hist|page=180}}。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战败后,日本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势力进一步加强。1905年11月日本逼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巳条约]]》,使其成为保护国后,朝鲜半岛[[反日义兵运动]]再次高涨。1909年10月,[[韩国独立运动]]义兵参谋中将[[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将日本首任[[统监府|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击毙。{{r|hist|田景|董向荣|朱庭光|大事|page1=170-195|page2=49-54|page3=48-54|page4=441-445|page5=1099}}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日韓合併|日本吞并朝鲜半岛]]。1919年,[[朝鮮高宗|高宗]]暴毙,广大民众认为高宗是被日本人暗中投毒至死,全国各地纷纷酝酿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1919年3月1日,韩国独立人士在[[京城府|京城]][[塔洞公园]]宣读《独立宣言书》,向世界宣布韩国的独立,引发京城和朝鲜半岛其他多地民众的大规模反日游行示威,是为“[[三一运动]]”。三一运动的独立浪潮很快席卷整个朝鲜半岛,有200万以上群众参加了上千起反日示威和武装起义。根据日本官方缩小的统计数字,三一运动期间被杀害的韩国人数有近8000人,1.6万人受伤,数万人被捕。三一运动被日本人镇压后,韩国独立人士纷纷流亡[[中华民国]]或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远东地区]]继续从事独立复国运动。1919年4月1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上海县|上海]]成立,后隨当时抗日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0年到达[[重慶市 (中华民国)|重慶]]。{{r|hist|田景|董向荣|page1=196-202|page2=54-56|page3=59-60}}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日韓合併|日本吞并朝鲜半岛]]。1919年,[[朝鮮高宗|高宗]]暴毙,广大民众认为高宗是被日本人暗中投毒至死,全国各地纷纷酝酿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1919年3月1日,韩国独立人士在[[京城府|京城]][[塔洞公园]]宣读《独立宣言书》,向世界宣布韩国的独立,引发京城和朝鲜半岛其他多地民众的大规模反日游行示威,是为“[[三一运动]]”。三一运动的独立浪潮很快席卷整个朝鲜半岛,有200万以上群众参加了上千起反日示威和武装起义。根据日本官方缩小的统计数字,三一运动期间被杀害的韩国人数有近8000人,1.6万人受伤,数万人被捕。三一运动被日本人镇压后,朝鲜半岛独立人士纷纷流亡[[中国]]或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远东地区]]继续从事独立复国运动。1919年4月1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上海县|上海]]成立,后辗转多地,并于1940年到达中国战时陪都[[重慶]]。{{r|hist|田景|董向荣|page1=196-202|page2=54-56|page3=59-60}}


=== 南北分治后 ===
=== 南北分治后 ===
第769行: 第769行:
[[Category:1948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權]]
[[Category:1948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權]]
[[Category:共和國]]
[[Category:共和國]]
[[Category:民國]]
[[Category:东亚国家|Korea, Republic of]]
[[Category:APEC成员经济体]]
[[Category:APEC成员经济体]]
[[Category:联合国会员国]]
[[Category:联合国会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