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宜宾公司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好文章}}
{{Infobox_company
{{Infobox_company
| company_name_zh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 company_name_zh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第22行: 第23行:


== 历史 ==
== 历史 ==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1952年5月,宜宾城区8家旧糟坊联合改造为“国营第二十四酒厂”(这是五粮液酒厂的前身),1959年正式命名为“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开始了自身发展的跋涉。工厂初期由于技术欠缺。酒厂专员李鹏倾力相邀邓子均出山。1954年6月,邓子均献出五粮液秘方,并把五粮液生产扩大到“长发升”“利川永”原29口窖池生产,1955年正式投产,年产25吨<ref>{{cite book |author1=本书编委会 |title=中国品牌 四川卷 |date=2017 |publisher=中国计量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978-7-5026-4305-8 |page=166 |accessdate=2022-12-28}}</ref>。1955年12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开始组织出口五粮液酒。1958年,五粮液已正式以国家名酒进入国际市场,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1960年,为了解决五粮液微带涩味的风味缺陷,五粮液酒厂对陈氏秘方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以小麦替换了荞麦,结束了使用荞麦酿造五粮液的历史。以此配方烤出的酒不仅保持了五粮液的传统风味,而且消除了涩味<ref name=求闻百科>{{cite book |author1=[[路甬祥]]总主编 |title=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酿造 |date=2007 |publisher=[[大象出版社]] |location=郑州 |isbn=7-5347-4045-2 |page=322 |accessdate=2022-12-28}}</ref>。随后,酒厂又经过多次的配合实验,对五种粮食的配比做了精细的调整,延长了发酵期,五粮液的风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963年,酒厂对五粮液酒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总结,首次明确提出了五粮液质量标准。


=== 改革开放 ===
1952年5月,宜宾城区8家旧糟坊联合改造为“国营第二十四酒厂”(这是五粮液酒厂的前身),1959年正式命名为“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开始了自身发展的跋涉。工厂初期由于技术欠缺。酒厂专员李鹏倾力相邀邓子均出山。1954年6月,邓子均献出五粮液秘方,并把五粮液生产扩大到“长发升”“利川永”原29口窖池生产,1955年正式投产,年产25吨<ref>{{cite book |author1=本书编委会 |title=中国品牌 四川卷 |date=2017 |publisher=中国计量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978-7-5026-4305-8 |page=166 |accessdate=2022-12-28}}</ref>。1955年12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开始组织出口五粮液酒。1958年,五粮液已正式以国家名酒进入国际市场,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1960年,为了解决五粮液微带涩味的风味缺陷,五粮液酒厂对陈氏秘方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以小麦替换了荞麦,结束了使用荞麦酿造五粮液的历史。以此配方烤出的酒不仅保持了五粮液的传统风味,而且消除了涩味<ref>{{cite book |author1=[[路甬祥]]总主编 |title=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酿造 |date=2007 |publisher=[[大象出版社]] |location=郑州 |isbn=7-5347-4045-2 |page=322 |accessdate=2022-12-28}}</ref>。随后,酒厂又经过多次的配合实验,对五种粮食的配比做了精细的调整,延长了发酵期,五粮液的风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963年,酒厂对五粮液酒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总结,首次明确提出了五粮液质量标准。

1978年10月,五粮液酒厂以“双法”(统筹法、优选法)首先攻克了多年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地将酒度(由原来出口的52度)降到38度至35度。后微调至39度,酒味的口感更醇净甘爽。1979年,低度五粮液上市后受到国际市场广泛欢迎。1985年2月,根据国务院限制酒度数的指示,五粮液酒厂第一次批量生产52度五粮液内销酒,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种。同时,内销低度酒小批量试产39度、29度、25度五粮液及39度尖庄酒,1988年10月,正式量产投放国内市场。
1978年10月,五粮液酒厂以“双法”(统筹法、优选法)首先攻克了多年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地将酒度(由原来出口的52度)降到38度至35度。后微调至39度,酒味的口感更醇净甘爽。1979年,低度五粮液上市后受到国际市场广泛欢迎。1985年2月,根据国务院限制酒度数的指示,五粮液酒厂第一次批量生产52度五粮液内销酒,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种。同时,内销低度酒小批量试产39度、29度、25度五粮液及39度尖庄酒,1988年10月,正式量产投放国内市场。


1993年,五粮液酒厂决定开发高档次的五粮液珍藏品。经过18个月不断实验,1994年2月,首批珍品五粮液54度开发成功;4月又推出了52度红旗五粮液珍品五粮液。到1990年时,五粮液酒厂已发展成为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名酒生产企业,生产场地由城区旧址扩展到宜宾南岸青草坝、上江北学堂坡、红庙子等地,总占地面积34万多平方米,窖池1300余口。1997年8月,五粮液酒厂改制成立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ref>{{cite book |author1=于光主编 |title=中国陈年白酒收藏大典 |date=2018 |publisher=[[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location=天津 |isbn=978-7-5576-4753-7 |page=36-37 |accessdate=2022-12-28}}</ref>。
1993年,五粮液酒厂决定开发高档次的五粮液珍藏品。经过18个月不断实验,1994年2月,首批珍品五粮液54度开发成功;4月又推出了52度红旗五粮液珍品五粮液。到1990年时,五粮液酒厂已发展成为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名酒生产企业,生产场地由城区旧址扩展到宜宾南岸青草坝、上江北学堂坡、红庙子等地,总占地面积34万多平方米,窖池1300余口<ref name=求闻百科4>{{cite book |author1=于光主编 |title=中国陈年白酒收藏大典 |date=2018 |publisher=[[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location=天津 |isbn=978-7-5576-4753-7 |page=36-37 |accessdate=2022-12-28}}</ref>。

=== 登录证券交易所 ===
[[File:HK CWB 銅鑼灣 Causeway Bay 景隆街 Cannon Street wine shop September 2021 SS2 01.jpg|位于相关铜锣湾的一家五粮液专卖店|thumb|250px]]
1994年4月,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更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1997年5月,该厂决定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8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ref>{{cite book |editor=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 |title=四川改革开放40年实践与探索 |date=2018 |publisher=[[四川人民出版社]] |location=成都 |isbn=978-7-220-11097-9 |page=210 |accessdate=2022-12-28}}</ref>。同年8月,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改制成为“[[五粮液集团|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ref name=求闻百科2>{{cite book |author1=李沙;李若谷编 |title=老字号文化丛书 中华老字号博物馆 |date=2017 |publisher=[[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7-5184-1601-8 |page=193 |accessdate=2022-12-28}}</ref>。


==相关 ==
==相关 ==